丙型肝炎的傳播及治療:兼談丙肝新藥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

丙型肝炎的傳播及治療:兼談丙肝新藥

丙型肝炎的傳播及治療:兼談丙肝新藥

丙型肝炎由丙肝病毒引起,若不能抑制病毒,會演變為慢性肝炎,持續損害肝臟,是形成肝硬化和肝癌的主因之一。

肝炎脂肪肝引致肝硬化肝癌

丙肝如何傳播

丙型肝炎病毒經血液或體液傳染。1990年前,輸血和血液製品是丙肝主要傳播的途徑。時至今日,紅十字會對所有收集回來的血液樣本,均進行丙肝抗體測試,輸血已經相對安全。

現時,共用針頭吸毒取而代之,成為最高危的丙肝傳染源。其次是針筒再用、美容、紋身、剃鬍子、針灸和穿耳等造成血液接觸的活動。再次有母嬰傳播,即帶病毒的母親於分娩期間將病毒傳染給嬰兒。

除血液接觸外,性接觸也有機會傳染丙肝,但並不常見。由於目前尚沒有針對丙肝的疫苗,要預防丙肝,得靠個人避開病源,不要與他人共用針頭和其他會蘸血的物品,在外紋身、美容、針灸、穿耳時,必須選擇安全衛生的店舖。

至於餵哺母乳、擁抱、接吻和共用食物等,都不會傳染丙肝。

丙肝的治療和藥物

治療丙肝傳統方法,是注射干擾素和口服利巴韋林(Ribavirin),稱為「混合療法」。干擾素需每週注射一次,經過訓練後,多數患者可以自行注射,而利巴韋林需要每天服用。「混合療法」的缺點是很有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發燒、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心率加快、貧血、亢奮、焦慮、抑鬱等等。有些病人的副作用輕微,有的則很嚴重,甚至需要停止治療。

「混合療法」是否成功,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基因型」尤為重要。丙肝病毒分為六種基因型,基因型2和3比較容易治療,用藥 6 至 12 個月後,治療成功率達80-90%。不幸的是,香港約半數患者均感染了最難治療的基因 1 型,由於「混合療法」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若患者的病毒屬基因 1 型,加上肝病不在活躍期,醫生或會建議患者先確定肝炎活躍及嚴重程度,再決定是否開始治療。

醫學進步,多款新式丙肝口服抗病毒藥陸續問世,供醫生應對不同的病況和病毒基因型,調配用藥組合,甚至有全基因型藥物問世。既免去病人打針之苦,也大大提升治癒丙肝的成功率至九成以上,療程縮短至2至6個月,更絕少副作用。

若自費購買丙肝新藥,費用約為一個療程 $100,000至$400,000,頗為昂貴。若在公營醫院求診,醫生處方的藥物,會由政府資助。現時,醫管局已經以新藥為一線藥物,取締「混合療法」,令更多病人受惠。

本中心顧問醫生黃麗虹教授講解肝炎併發肝硬化的檢查和治療方法。繼後,林盈吟營養師會講述肝病病人的飲食須知,並解答豬膶可否「以形補形」,詳情可觀看有線電線《至fit男女》(10:37 開始)。圖片:有線電線《至fit男女》節目肝炎新治截圖

慢性丙肝持續傷害肝臟,會漸漸導致肝硬化,所以,醫生通常會一併查看患者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程度。因見香港大部分丙肝患者源於共用針筒,本中心遂在2009年開展「明肝行動」,與社區機構合作,專門幫助戒毒人士,既為他們提供丙肝醫療資訊,也安排完成上述檢查。如機構有意合作,或有需要人士希望參加,詳情可見「明肝行動」專頁

校閱:黃煒燊教授
日期:2018年10月9日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