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本篇探討的問題,得先掌握三個重要背景:
1.乙型肝炎其中一個最大的危險,在於會惡化為肝癌。
2.長期肝炎,會令肝臟受傷。肝臟受傷會結痂變硬,傷情較輕的階段,叫肝纖維化;創傷愈重,會步入肝硬化。硬化的肝會較容易出現肝癌。
3.當治療得法,病情受控,肝硬化(重傷)可能回復至肝纖維化(輕傷),醫學上稱為「肝硬化逆轉」。
心水清的讀者大概已明白問題所在:肝硬化逆轉了,然後呢?是不是等於上了「安全島」,不用擔心惡化為肝癌?
研究傳喜訊
肝臟由重傷好轉為輕傷,當然值得高興。本中心的研究更令人振奮,研究人員追蹤乙肝患者的治療進度,結果發現,25名本來已有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在治療中,有15名「肝硬化逆轉」。他們在7至8年的跟進期,無一人患上肝癌,甚至連其他肝病常見的併發症狀,如腹水、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靜脈曲張出血也沒有發生。
肝硬化逆轉結果相當美好。更美好的是,它還不算難於登天,隨著第一線口服抗乙肝病毒藥的應用,讓已有肝硬化的慢性乙肝患者,更有可能逆轉肝硬化,減少併發肝癌的風險。
還是不能過份樂觀……
以上都是一面倒的報喜,可是,也不能不報憂。
所謂「孤證不立」,研究結果固然教人欣喜,但如果只憑一項研究,斷定所有「肝硬化逆轉」患者都不會患癌,就過於武斷。肝硬化的危害,在於造成硬化的纖維組織增生和瘢痕收縮,改變肝臟的原有結構。在病理檢查下,發現「肝硬化逆轉」後,肝臟的纖維組織減少了,但已改變的肝臟結構是否也能恢復,還是一個疑問。
出現肝硬化,可說病情已「風高浪急」,肝硬化逆轉是一大喜訊,視之為可以稍稍鬆一口氣的「安全島」,也無不妥。然而,雖說肝癌的風險降低了,但仍未能肯定杜絕。更不用說乙肝患者如果兼患脂肪肝,就更多一重危險,要逆轉肝硬化也更困難。患者治療、服藥之時,不妨跟醫生多了解這些資訊,有助判斷。
參考資料:
Wong VW, et al. Surrogate end points and long-term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9 Oct;7(10):1113-20. doi: 10.1016/j.cgh.2009.05.025. Epub 2009 Jun 23.
校閱:黃麗虹教授
日期:2018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