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疾病康復,「好返斷尾」,是指病徵不再出現、即使停止所有治療和專門的檢查,也可以預見身體無礙,不會自然地復發或惡化。例如傷風、腸胃炎、甲型肝炎這些急性疾病,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判斷康復與否,但對慢性疾病如乙型肝炎,卻是另一個故事。
乙型肝炎「康復」的三個面向
「閱肝」有另文介紹乙肝病毒和肝細胞之間的病理,粗略來說,乙肝病毒進入肝臟後,它會「溶進」肝細胞,緊緊「扣住」肝細胞的組織,形成一種叫做「共價閉合環狀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簡稱cccDNA)」的結構,這種DNA結構非常緊密,難以清除,這也是乙型肝炎難以痊癒的原因。因應它的病理,乙肝「康復」也有三個面向:
- 完全治癒:受乙肝病毒「寄生」感染肝細胞的「cccDNA」結構澈底消失。
- 功能性治癒:抽血檢查不再探測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轉為陰性),顯示患者的病毒量已壓抑到極低,併發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會大為減少。
- 控制病情:透過長期服藥或者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乙肝病毒一直不活躍,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定期驗肝和注意傳染之外,生活與非患者無異。
然而,按現時的藥物效果,我們尚未有把握達成「完全治癒」,也只有少數患者能達成「功能性治癒」,我們仍以「成功控制病情」為目標:乙肝藥物抑制病毒複製,控制肝臟發炎受損,從而減低將來出現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部分病人甚至在停藥後仍能保持這些良好效果,看起來跟完全康復分別不大。
了解更多現時乙肝藥物及甚麼時候可以停藥,請見:〈慢性乙肝治療有什麼藥物可用?〉及〈甚麼時候不用再服乙肝口服藥?〉
成功控制病情,但乙肝也可能爆發
然而,在成功控制病情,甚至已達成「功能性治癒」,即使各種檢測指標均正常,也仍有少量乙肝病毒留在患者體內。一旦抵抗力下降,又或接受一些壓抑免疫力的治療,例如類固醇、癌症的化療或其他抗免疫藥物,乙型肝炎依然有機會復發,「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由陰性重新轉為陽性。
因此,患者必須按時覆診,由醫生適時跟進。還有,不要自行服用來歷不明的藥物,以免影響肝臟功能。若因患上其他疾病而向其他醫生求診,必須告訴他們你是乙肝患者,萬一需要處方壓抑免疫力藥物,他們可以因應你的狀況而下決定,例如同時處方口服抗病毒藥,以作保護。
另外,一些個案指自己小時候驗出體內有乙肝病毒,長大後反而驗不出,是否意味乙肝病毒已消除?事實上,每年大約有0.1%-0.5%乙肝患者出現「表面抗原」由陽轉陰,代表患者的免疫系統自行清除了體內的乙肝病毒。由於乙肝病毒測試比較複雜,醫生需審閱其他檢測報告,才能清楚了解全面狀況。
校閱:黃麗虹教授
日期:2024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