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菌制菌:益生菌輔助治療幽門螺旋菌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

以菌制菌:益生菌輔助治療幽門螺旋菌

以菌制菌:益生菌輔助治療幽門螺旋菌

微生物充斥著人體,由上而下,由內到外,難怪醫學上愈來愈多微生物誘發疾病的推論。既然如此,推敲出病理後,順理成章的就有了解決方法 – 使用益生菌治療。腸胃道是菌群的溫床,市面上的益生菌絕大部分針對腸道健康,那麼,每每緊張的情緒一上來時,最先有反應的胃呢?近期進行的許多關於益生菌、益生元的研究,只有少數與胃有關,約百分之二為發表文獻。然而,針對胃部的益生元被認為是未來的潛在靶標,因為迄今為止沒有發現對胃有益的原生細菌。

雖未發現原居於胃的益生菌,但有些菌種對胃部有益

雖說尚未發現原生於胃部的益生菌,但確有一些菌種[1],有助於減少胃部感染中幽門螺桿菌的數量、活性,或者防止胃酸過多 。這些益生菌對胃部健康有益作用的發現非常有趣,可以讓我們再多了解益生菌如何提升胃的防禦能力。

幽門螺旋桿菌可致胃癌

胃幽門螺旋桿菌,數千年來已與人類共存,簡稱幽門螺旋菌。主要寄生於胃部及十二指腸(胃幽門)的胃黏液或黏液細胞內。這種細菌在穿過胃黏膜時會釋出中和胃酸的物質,降低胃酸的酸度,使胃細胞容易被胃酸傷害,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導致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徵狀。若置之不理,有可能隨年月而演變成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是胃癌。因此,幽門螺旋菌也屬於第一級致癌物。

幽門螺旋菌的感染、症狀,以及治療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學發表研究,全球約有44億人感染幽門螺旋菌,即高達大約三分之二的人身上帶有幽門螺旋菌但無胃潰瘍或其他症狀。而在香港幽門螺旋菌感染比率逾一半,即每兩個人便有一人受到感染。

感染幽門螺旋菌的症狀包括:空腹腹部疼痛、腹脹、噁心、嘔吐、頻繁打嗝。其傳染途徑主要經糞、口,在相對良好的衛生條件下,只要維持良好飲食衛生習慣,如飯前及如廁後以鹼液洗手、使用公筷分食、避免不潔飲食來源等,就可以避免進食受幽門螺旋菌污染的食物或水,降低互相傳染的機率。

常見的檢查方式有:血液抗體測試、碳 13 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檢測或內窺鏡檢查。為了預防細菌對某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通常會同時服用兩種不同的抗生素,醫生也會處方抑制酸液分泌的藥物協助胃粘膜復原,俗稱的「三管齊下」療法。

益生菌抗幽門螺旋菌活性的可能機制

雖然益生菌對抗幽門螺旋菌活性的確切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科學界已經提出了一些機制的假說,例如:

  1. 益菌產生乳酸:幽門螺旋菌可以通過產生脲酶在高酸性胃粘膜中存活,該脲酶降解尿素轉化為氨和二氧化碳,其中的氨中和胃液酸,提高周圍環境的酸鹼度(pH值)。益生菌產生的乳酸與上述的脲酶引起環境中pH值增減的競爭,使環境不適合幽門螺旋菌生存。除了酸化作用,乳酸還能抑制脲酶本身的活性,這亦可能是繼乳酸抑制後,另一種抑制幽門螺旋菌在胃中存活的機制。但由於並非所有的乳酸菌都產生相同的乳酸水平,能夠在同等程度上抑制幽門螺旋菌,乳酸的產生可能只是乳酸菌抗幽門螺旋菌作用的一部分。
  2. 抗菌物質產生:一些益生菌菌株會分泌除乳酸以外的抗菌物質,如細菌素。
  3. 粘貼於胃黏液或黏液細胞位置的競爭:幽門螺旋菌要在胃粘膜中生長,必須首先讓細菌粘附在胃粘膜上。胃的內表面。因此,如果益生菌或其產品可以與網站競爭幽門螺桿菌附著的地方,可能會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
  4. 免疫機制: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刺激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例如作為 IL-8,導致單核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的活化,然後產生腫瘤壞死因子 (TNF)-α、白細胞介素 (IL)-1 和 IL-6,它們反過來刺激Th1 輔助T 細胞,產生聯鎖反應,促進胃部發炎以對抗幽門螺桿菌,但這些炎症反應並無法根除細菌。然而,據動物模型中報導,某些益生菌菌株可以減少炎症的程度並降低針對幽門螺桿菌的免疫球蛋白 (IgG)的水平 。
  5. 與幽門螺旋菌的共同聚集:與病原菌的共聚集已被提議作為益生菌的一種機制細菌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長。

腸胃道除了消化吸收營養,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你有照顧好你的腸胃了嗎?

本文原載於 2022年12月30日《信報》,閱肝獲授權轉載,題目為閱肝所擬,內文亦有所潤飾。

註釋:
[1] 例如Lactobacillus johnsonii La1(LC1)、Lactobacillus gasseri OLL2716、Lactobacillus johnsonii No.1088(LJ88)。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