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載量(HBV DNA)檢測有何用途?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

乙肝病毒載量(HBV DNA)檢測有何用途?

乙肝病毒載量(HBV DNA)檢測有何用途?

乙肝病毒載量測試,是量度每亳升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數量,它反映病毒的活躍程度,有助醫生判斷病情,決定何時開始治療,監察治療反應,是重要的檢測項目。

它的量度單位為IU/ml(意即每毫升有多少國際單位),1毫升大約等於1滴血。以目前的技術,小至10至20 IU/ml也能檢測出來。如果體內HBV DNA水平低於20 IU/ml這個門檻,便可形容為「未能檢測」,對患者來說是好消息。

不同階段的乙肝帶病毒者,病毒載量高低有別,以下逐一說明。

  • 處於「免疫耐受期」(immune tolerant phase)的兒童及成人感染者:

病毒載量可高至上百萬計甚至上億計,對於「免疫耐受期」的感染者而言,相當常見。「免疫耐受期」是指患者的免疫系統與乙肝病毒「和平共處」的階段,一般指嬰幼兒,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未能察覺乙肝病毒是外來侵者。

驗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兒童或成人,病毒載量水平通常較高,但他們的肝臟幾乎全無發炎或受損的現象,故無須治療。

當免疫系統逐漸成熟,開始清除病毒「e抗原」,繼而產生「乙肝病毒e抗體」(anti-HBe或HBeAb),病毒載量便開始下降。

  • 處於「非活躍期」的成年感染者:

成年感染者驗不出乙肝病毒載量,又或病毒載量極低,則被界定為「非活躍期」。若他們的肝酵素(谷丙轉氨酶ALT)水平正常,表示無須治療。

  • 處於「活躍期」的成年感染者:

    一些中年的乙肝帶病毒者,以下兩種情況均被視為高病毒載量:
    1. 「e抗原」呈陽性的情況下,乙肝病毒載量高於20,000 IU/ml,或
    2. 「e抗原」呈陰性的情況下,乙肝病毒載量高於2,000 IU/ml

如果他們肝酵素同時高於正常值上限的兩倍,或已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肝失代償等疾病,醫生便會考慮開展療程。

檢測技術尚未發展時,醫學界相當依賴肝酵素數值來評估乙肝帶病毒者的情況。可是,部分早期肝硬化(乙肝的併發症)患者,肝酵素水平也呈正常,可見肝酵素測試有其盲點,不可全面倚靠。後來有了乙肝病毒載量檢測,兩者配合,醫生便可更全面地評估病況。

校閱:黃麗虹教授
日期:2017年9月21日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