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乙型肝炎?注意這五點細節,生活與常人無異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

感染了乙型肝炎?注意這五點細節,生活與常人無異

感染了乙型肝炎?注意這五點細節,生活與常人無異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主要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播,我們一般的社交,絕少會親密到和別人交換血液和體液的地步。吃飯、上班、握手、擁抱,傳播乙肝的機會可謂微不足道,所以乙肝不該妨礙患者的正常社交生活,只有一些細節值得留意:

避免共用有機會蘸血的用品

因為乙肝病毒可經血液傳播,故患者不要與他人共用針筒、鬚刨及牙刷等容易蘸血的物品。

使用安全套

由於乙肝亦可經性接觸(體液)傳播,患者與沒有乙肝抗體的伴侶性交時,應使用安全套。伴侶亦應及早注射乙肝疫苗,以預防感染。(分享預防乙肝資訊

新生兒接種疫苗及免疫球蛋白(HBIG)

母嬰感染曾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曾困擾不少病人,有些女性患者甚至擔心病毒會傳染孩子而放棄懷孕。由於本港早已引入乙肝疫苗,加上會為乙肝媽媽誕下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額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大大減低病毒經母親傳給嬰兒的風險。因此,女性乙肝患者如果打算懷孕,只要有適當的產前檢查,以及由醫生衡量體內乙肝病毒載量高低,決定是否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便可以了。(請見:乙肝媽媽的煩惱乙肝爸爸的焦慮

注射甲肝疫苗「傍身」

「乙肝患者最好不要進食海產」是坊間一個頗流行的說法。其實大部份海鮮對肝臟均沒有害處,只怕未經煮熟或受污染的海產,或帶有急性肝炎病毒。若乙肝患者再感染如甲型或戊型等急性肝炎,兩下夾擊,可能加重乙肝的病情。因此,提議乙肝患者先注射甲肝疫苖,防止病毒入侵。還要注意食物清潔及個人衞生,吃煮熟的海鮮,勤於洗手。這樣,乙肝患者也可以隨意品嚐美味的海鮮。(了解如何診斷和預防甲肝預防戊肝方法

避免喝酒

衞生署給一般人的建議是,如果沒有喝酒習慣的話,便保持下去;若要飲用,應節制酒量,以盡量減少酒精的危害。不過,乙肝患者則作別論,醫學界一般不建議他們喝酒,尤其處於肝炎活躍期或已出現肝硬化的患者,肝臟分解酒精的能力較差,更加不宜沾酒。(更多飲酒傷肝的影響,詳見:〈少量飲酒也傷肝!「小飲怡情」不是安全份量〉

參考資料:
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Hepatitis B (Beyond the Basic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hepatitis-b-beyond-the-basics?source=see_link#H27

校閱:黃煒燊教授
日期:2017年9月21日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