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丙型肝炎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

一文了解丙型肝炎

一文了解丙型肝炎

在西方國家,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癌的常見病因,但在亞洲和香港並不普遍,香港人口中大約有0.5%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集中於曾共用針筒,或在90年代前曾接受輸血的人士。

患病原因

  •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的感染途徑

  • 丙肝病毒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染,常見感染途徑包括:
    • 被針刺傷或曾共用針筒。為香港目前最普遍的感染丙肝原因。
    • 在90年代初期或之前曾接受輸血。因為當時尚未發現丙肝病毒,故未能篩走帶病毒的血液。現時正規醫療機構的捐血輸血程序已能隔絕丙肝散播。
    • 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以及愛滋病的傳染途徑十分相似,所以若患者有乙肝或愛滋病記錄,也應該檢測是否患上丙型肝炎。
    • 母嬰傳播,即母親在分娩時傳染嬰兒,但並不常見。
  • 性接觸傳染丙肝的可能相當低。
  • 一般社交接觸如共饍、擁抱、親吻都不會傳染丙肝。

丙型肝炎的症狀

  • 丙肝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症狀。
  • 可能偶爾消化不良或較易疲倦。
  • 直至丙肝發展成肝硬化等併發症時,才會出現嚴重肝病的症狀,例如腹水、黃疸、尿液變深等。

診斷丙型肝炎

我們會憑抽血檢查診斷丙型肝炎。項目包括:

  • 一般由身體檢查,驗血顯示肝酵素ALT過高,表示肝臟發炎受損,發現患病。
  • 丙肝病毒抗體(Anti-HCV),它和我們一般理解的抗體不同,它沒有免疫保護能力,若身體有丙肝抗體,僅能表示曾經或現正感染丙肝。
  • 丙肝病毒載量(HCV RNA)檢驗血液裏丙肝病毒的數量,顯示病毒複製的速度及分析丙肝病毒的基因型。

丙肝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但即使在病毒活躍期,病人亦無明顯症狀,因此當醫生為病人檢查丙肝病情時,常會安排檢驗甲胎蛋白、超聲波掃瞄和肝纖維化掃瞄,察看肝臟硬度和是否出現腫瘤。

治療丙型肝炎

  • 近年面世的丙肝口服抗病毒藥物,療效比傳統的「混合療法」(注射干擾素及服用利巴韋林)更佳,治癒率逾九成,副作用也少,已列為一線藥物。
  • 療程約8至12個星期,便可清除丙肝病毒。
  • 即使治癒丙型肝炎,仍需根據肝臟受損的程度,安排定期驗肝監察肝硬化和肝癌。


2023年9月,本中心副主任黃麗虹教授在香港電台節目講解丙型肝炎。

惠及丙型肝炎高風險人群的計劃

  • 由於丙肝高風險人士比較集中,世界各地逐漸實行「微殲滅」計劃:即集中資源診斷、治療丙肝高風險人士,而非全民篩檢。
  • 香港的丙肝患者,大多數是曾經共用針筒濫藥的人士。
  • 本中心與不同的社區機構合作舉辦「明肝行動」,幫助戒毒復康人士治療丙肝,如你或親友有意參加,歡迎來郵 livercenter@cuhk.edu.hk,我們會告訴你經合適的社區機構跟進。

校閱:黃煒燊教授
日期:2023年1月8日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