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有膽石?中年女士特別小心、生酮和斷食減肥也要注意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

哪些人容易有膽石?中年女士特別小心、生酮和斷食減肥也要注意

哪些人容易有膽石?中年女士特別小心、生酮和斷食減肥也要注意

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容器,當膽汁裏的膽固醇、膽紅素或鈣鹽等物質沉澱固化,形成的結晶體便是膽石。若膽石過大,足以堵塞膽管,可能令膽囊、膽管或胰臟發炎,引發劇烈的腹痛。

4F」:易有膽石的四大風險因素

膽結石的主要風險因素有四個,術語以英文F字開首,分別是:

  • 40歲以上(Forty)
  • 肥胖(Fat)
  • 女士(Female)
  • 仍能生育(Fertile)

除了上述4F之外,患有溶血疾病[1],或減重過急的人士,也較容易形成膽石。

膽石最主要分兩大派別:

  1. Cholesterol stone (膽固醇結石)


    高脂肪、低纖維的「西方化飲食」,會令膽汁中膽固醇的成份增加,加上少運動的「宅男宅女」生活,亦引致腸道蠕動減慢,從而令腸道微生物製造的去氧膽酸(deoxycholate)濃度提高,久而久之促使膽汁結晶成石。由此不難明白,膽石常見於代謝症候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中央肥胖、高尿酸等)的病人身上。

  2. Pigmented stone (色素結石)

    色素膽石通常呈較深色,主要成份為非結合性膽紅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常見成因為慢性溶血症、地中海貧血病、感染(例如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及克隆氏腸炎(Crohn’s disease)等。

產生膽石的風險因素,最能夠控制的是肥胖,所以想預防膽石,主要是維持適當體重,均衡飲食,尤其盡少進食高脂高糖食物,及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以幫助腸道減少吸收脂肪。

生酮飲食、斷食減肥要注意

近來好些減肥節食的方法不避高脂肪食物,例如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2] 可算是熱門話題。理論上,生酮飲食會增加膽石風險,尤其集中進食含較高反式脂肪或飽和脂肪的食物[3][4]。然而,有大型研究則顯示攝取不飽和脂肪能減低男士患上膽石的風險[5];而且食用脂肪中,更有一種中鍊型脂肪(median-chain triglycerides, MCT) 是不須經膽汁幫助消化的。 醫學界上對於究竟是低脂還是高脂飲食會促進膽石形成的說法,各有千秋[6],不過取其中庸之道,還是鼓勵大家定量、適量吸收各種營養,加上只要「心水清」懂得做精明的選擇,一樣可以「食好西」。

膽石
(圖片來自香港食物安全中心:https://www.cfs.gov.hk/t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158_02.html

詳見文科生〈生酮飲食減肥法?醫生解構:不是誰都適合!〉

另外,如果你想快速減肥,也要留意減重過急易有膽石。身體本來慣於生產大量膽汁應付油脂食物,若突然大幅減少進食,身體一時未能適應,依然繼續產出的大量膽汁會變相貯存在膽囊內,慢慢濃稠,物質沉澱而形成膽石。根據歐洲肝臟研究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EASL)的指引,每星期減去1.5公斤,便是減速過急,會增加膽結石的風險[7]。正常的減重,應該是一星期體重下降0.5至1公斤。

膽石其實相當普遍,但不一定帶來疾病或不適。因為膽石可以小如沙粒,順利隨膽汁通過膽管,流入十二指腸,往後會隨消化道排出體外,對身體無恙。然而,膽石也有機會大如桌球,卡住膽管,堵塞膽汁流動,便可能出現顯著症狀,必須處理。

膽石堵塞膽管的症狀

膽汁由肝臟製造,貯存在膽囊,作用為幫助消化。所以飯後1至2小時,尤其當吃得飽,或者食物肥膩,腸胃會產生荷爾蒙刺激膽囊蠕動,排出膽汁。此時,若有膽石堵塞膽管,膽汁流向受阻,被迫憋在膽囊,或倒灌肝臟或胰臟,而同一時間膽管加劇蠕動以擠出膽石,這一系列的反應會造成右上腹陣陣的絞痛,很多時會延伸到背部或是右肩,更可能會有噁心或嘔吐的現象。

膽石絞痛和胃痛的徵狀相似,雌雄難辨,常見有部份人已接受好幾次的胃鏡檢查都找不到「元凶」。醫生通常會根據痛楚的特徵,並透過以下的檢查作出診斷:

膽石檢查

  1. 抽血檢查:膽管堵塞的患者,膽紅素 (Bilirubin) 和肝酵素中的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常會升高。
  2. 超聲波檢查:影像能照出膽囊結石,也能察看膽管和膽囊是否有膨脹發炎的跡象。
  3. 磁力共振掃瞄: 膽管的末端和胰臟常被前腹腸道內的空氣阻隔而影響超聲波影象的精準度,磁力共振可更仔細有效評估幼細的膽管內裏有否渣滓閉塞,甚或收窄。
  4. 內鏡超聲波: 內窺鏡的一種,內置的超聲波鏡頭能穿過胃壁而對附近的膽管、膽囊和胰臟進行造影檢查,診斷有否膽管堵塞或發炎。

如果膽石能經膽管蠕動而成功擠出,腹痛就僅持續一段短時間,倘若痛楚頻密,或持續經久不癒,甚至有發燒和細菌感染的跡象(人體的腸道可是住滿了大大小小的細菌「朋友」啊),就建議立時病向淺中醫,要著手治療了。

更多肝膽胰關係及檢驗膽管的資訊,可參閱:〈肝膽相照、胰不容辭:肝膽胰關係與疾病檢查〉

[1] https://easl.eu/wp-content/uploads/2016/10/2016-Gallstones_CH.pdf
[2] 溶血是指血液裡紅血球不正常分解死亡的現象,會導致貧血。溶血性疾病有地中海型貧血症、蠶豆症等。
[3] 生酮飲食提倡少食碳水化合物類的高醣食物,改而增加蛋白質、脂肪(當然是好的脂肪)的攝取,當身體處於低醣份的狀態下,就會迫使肝臟代謝脂肪來產生能量,並將其轉化成酮體。
[4] Tsai CJ, Leitzmann MF, Willett WC, Giovannucci EL: Long-term intake of trans-fatty acids and risk of gallstone disease in men. Arch Intern Med 2005;165:1011–1015.
[5] Tsai CJ, Leitzmann MF, Willett WC, Giovannucci EL: Long-chain saturated fatty acids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llstone disease among men. Ann Surg 2008;247:95–103.
[6] Tsai CJ, Leitzmann MF, Willett WC, Giovannucci EL: The effect of long-term intake of cis-unsaturated fats on the risk for gallstone disease in me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2004;141:514–522.
[7] Stokes C, S, Krawczyk M, Lammert F: Gallstones: Environment, Lifestyle and Genes. Dig Dis 2011;29:191-201.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