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乙肝驗血正常不能排除肝硬化:中年漢更應定期驗肝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專業健康資訊|擺脫腸胃肝病

研究證乙肝驗血正常不能排除肝硬化:中年漢更應定期驗肝

研究證乙肝驗血正常不能排除肝硬化:中年漢更應定期驗肝

治療乙型肝炎,需要長期服藥,甚至「一食食成世」。因此,醫療指引通過各種肝炎指標,例如檢驗血液中的肝酵素、乙肝病毒載量(HBV DNA)判斷病情,決定病人是否需要開始服藥。然而,相當一部分病人屬於「灰色地帶」,即其肝炎指標顯示病情仍未明顯嚴重至需要服藥的程度,但相當接近,或者在界線游移。

「灰色地帶」乙肝病更要檢驗肝纖維化

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本中心)副主任黃麗虹教授以及黎梓滔教授領銜的研究,分析全球103篇研究文獻,超過三萬名乙肝「灰色地帶」病人的數據,發現「灰色地帶」乙肝病人的肝癌年發病率為0.32%,肝硬化為0.67%。此外,更有近40%的「灰色地帶」病人診斷時已有顯著的肝纖維化,其中7.2%甚至已屆肝硬化。

研究除了顯示「灰色地帶」病人有一定風險患上嚴重肝病外,還帶出一個重要訊息:單憑肝酵素和乙肝病毒載量等血液檢查結果,並不能周全反映肝臟狀況。有些患者即使血液指標正常,其實可能已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的前身)。因此,我們建議乙型肝炎患者應該檢驗肝臟有沒有纖維化,「灰色地帶」甚至肝炎指標更嚴重的患者更應如此。

黎梓滔教授另有文章專門講述:〈肝酵素沒有過高,未必足以反映肝臟健康〉

高風險病人:40歲以上、男性及HBeAg陽性者

研究進一步揭示,40歲以上、男性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陽性病人的肝癌風險高於其他乙肝患者。由於肝病的惡化速度因人而異,這些風險因素能幫助醫生識別出更需密切監測或提前治療的高風險病人。

儘管有部分「灰色地帶」病人尚未達到必需治療的門檻[1],但研究表明,定期驗肝及適時的健康管理有助他們避免肝癌等嚴重肝病​。對於這類病人,除了要確認有沒有肝纖維化外,也須定期檢查肝功能,以及時掌握病情,及早開始適當的治療。若病人較為年長(40歲或以上)、男性及HBeAg陽性,醫生或會建議提前考慮抗病毒治療,避免惡化。

總而言之,乙型肝炎「灰色地帶」並非穩定的狀態,黎教授總結這項研究的重點時,建議乙肝病人檢驗肝纖維化,並遵從醫生建議定期檢查肝功能,尤其較為年長和HBeAg陽性的男士更要密切監察,以及時治療,保障健康。

來源研究:Che-To Lai J, Wong GL, Tse YK, et al. Histological severity, clinical outcomes and impact of antiviral treatment in indeterminate phas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Hepatol.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 2024. doi:10.1016/j.jhep.2024.11.018

註釋:
[1] 有些病人符合其他風險因素,會按照指引開始治療,例如有肝癌家族病史。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