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會變肝癌嗎?研究:FIB-4+肝纖維化掃瞄識別高風險患者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專業健康資訊|擺脫腸胃肝病

脂肪肝會變肝癌嗎?研究:FIB-4+肝纖維化掃瞄識別高風險患者

脂肪肝會變肝癌嗎?研究:FIB-4+肝纖維化掃瞄識別高風險患者

脂肪肝長久以來被視為「良性疾病」,但事實上,它可能會逐步演變為肝臟發炎,進而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近年研究更發現,在脂肪肝引致的肝癌個案中,高達三至五成患者發病時並無肝硬化。顯示長期的代謝失調與肝脂肪累積,也有機會引致癌變。

脂肪肝患者眾多,估計全球達三分一成年人患病,醫療資源無法負擔全盤的肝癌篩查。所以,我們希望找出當中風險較高、較有機會惡化為肝癌的患者,集中為他們安排定期肝癌監測,及早發現和治療。

抽血檢查與肝纖維化掃瞄:初步篩選肝篩查患者

本中心早前研究,證實結合 FIB-4 指標與肝纖維化掃瞄的「兩步驟篩查法」,能夠準確預測嚴重肝病風險

FIB-4 是一項透過簡單抽血得出的指標,計算方式結合年齡、AST、ALT 及血小板指數,初步評估肝臟是否出現纖維化。若患者屬中度風險,再進一步接受肝纖維化掃瞄(FibroScan)檢測肝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簡稱 LSM),可準確推算將來出現嚴重肝病的可能。

我們最新參與的研究進一步指出:FIB-4指標和肝纖維化掃瞄,不僅適用於預測嚴重肝硬化,也有助判斷是否需要肝癌篩查。

研究團隊分析來自全球 16 間醫療機構、接近一萬三千名脂肪肝患者的資料,結果顯示:若 FIB-4 指數高於 3.25,或肝纖維化掃瞄顯示 LSM(肝硬度)超過20 kPa,該患者的年肝癌發病率超過 1%,已達國際建議篩查肝癌的門檻。此外,若兩項指標同時偏高,肝癌風險更為明顯。

更精確的肝癌篩查對象,及早發現肝癌

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它提供了一個更精準的方法,檢測脂肪肝患者的肝癌風險。以往醫學界多以「是否已有肝硬化」作為肝癌篩查的條件,但隨著脂肪肝成為肝癌的主要成因之一,這種準則已未能充分涵蓋高風險患者。

當醫療人員運用簡單血液測試計算 FIB-4,加上肝纖維化掃瞄檢查,初步識別脂肪肝患者的肝癌風險,即使他們未達肝硬化程度,也能獲得適時肝癌檢測,包括定期檢查甲胎蛋白指數和肝臟超聲波掃瞄。這不但有助減輕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也可避免「無聲殺手」肝癌繼續潛伏,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來源研究:
Lai JC, Yang B, Lee HW, et al. Non-invasive risk-based surveilla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Gut.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 2025. doi:10.1136/gutjnl-2025-334981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