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脂肪囤積在皮膚下,叫肥胖;囤積在肝細胞,叫脂肪肝。肝肥人肥,十分相似。驗出脂肪肝,和發現腰圍膨脹一樣。開始時,通常是用「看」的。
我們檢查身體,用超聲波掃瞄下腹部,照出腹腔圖像,肝臟自然會入鏡,它的「玉照」,像是這樣:
積聚脂肪的肝臟,影像會較光亮,醫生能看出你有沒有脂肪肝。就像朋友盯著你的肚子,告訴你腹肌六神合體的殘酷現實。
如果脂肪僅僅令你身體發脹,那頂多只是……或許不符現時社會的主流審美觀。但過量脂肪堆在肝臟,卻影響深遠了,因為脂肪酸醃漬肝細胞,會害肝細胞腫脹壞死,令肝臟受損發炎,結出纖維傷疤,慢慢硬化,破壞原有功能。有百分之十三的脂肪肝患者,最終會死於與肝臟相關的疾病。
驗出脂肪肝,怎麼辦?概括而言,我們要知道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以及肝臟是否已經受傷,以求對症治療。所幸的是,脂肪肝一般可以「不藥而癒」,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逆轉。
酒徒注意:酒精性脂肪肝
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酒精和脂肪都經它代謝。倘若飲酒過量,肝臟受損,功能減弱,影響代謝脂肪,脂肪就會積在肝臟細胞內,形成脂肪肝。
如何醫治酒精性脂肪肝?烈酒當水的朋友,現實要把你迫埋牆角了:讓肝細胞不再受酒精破壞,戒酒是常識吧。除了已經硬化的傷疤組織外,其他肝細胞均有再生能力,被酒精破壞的肝功能是有機會復原的。在健康無恙,三五知己把酒談歡的時候,我們或許會豪言嗜酒如命,但到了一酒換一命的關頭,孰輕孰重,我想大家都懂的。
肥胖和代謝疾病的同黨:代謝性脂肪肝
肥胖本無罪,但和脂肪肝一脈相連。本中心曾作研究,估計香港有四分一成年人患上脂肪肝;同時,衞生署查出香港有一半成年人過胖[1],你看。
脂肪有不同的積聚方式,主要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皮下脂肪」墊在表皮下面,分散在臀部、大腿和四肢,因皮下脂肪致肥的,較多是女性;「內臟脂肪」包覆著內臟,內臟集中在腹部,脂肪堆起來,便會賜你一個大肚腩,形成中央肥胖,以男性居多。
過多的內臟脂肪,會令內臟受損發炎,像脂肪肝日趨嚴重,可能會演變為脂肪性肝炎。皮下脂肪除了讓人發胖外,沒有顯著害處。然而,兩者之間有著並發關係,想當然,如果你過著增加肥肉的生活,脂肪爆棚,它既會墊著表皮,也會包裹內臟,堆在哪裡,不由你控制。
脂肪肝的治療
改善代謝性脂肪肝,減重是重要一環,方法離不開飲食和運動,飲食的基本原則是低脂肪和低膽固醇,還要小心含糖飲料,因為過量果糖會在代謝過程中轉化為脂肪,積聚在肝臟。所以,如果你面對薯條汽水侵略如火,該運動時卻不動如山,那就請含淚告別不良習慣,踏上更健康的第二人生了。
還須注意,即使自認瘦人,未觸及世衞的亞洲人肥胖指標,即BMI ≥ 25,也不代表沒有脂肪肝。本中心的研究顯示,每五名非肥胖人士,就有一人驗出脂肪肝,而他們患上脂肪肝的風險因素,包括中央肥胖、高血糖、胰島素抗拒、鐵蛋白較高,以及出現「PNPLA3基因多型性」。所以,即使自認瘦人,若有以上風險因素,也得檢查你的肝。這類患者,通常減重 3 – 4%,就能改善脂肪肝病況。
脂肪肝還有其他成因,例如受藥物如類固醇影響,或者減肥過急,但僅屬少數。這些較罕見的病例,就交由醫生判定了。
檢驗脂肪肝和肝纖維化的「專才」:肝纖維化掃瞄
當肚捏出肉,纖腰成腩,人們正視肥胖,會踏上殘酷的體重計,看看數字有多「慘不忍睹」;患上脂肪肝,就要知道肝臟的受損情況,是否已經被脂肪腌得發炎,結出過量纖維組織。
上文說過,人們通常憑超聲波檢查驗出脂肪肝,超聲波用途廣泛,是可以檢查很多器官結構的「通才」,但要專門檢驗肝纖維化,它就力有不逮了。這時,我們需要「專才」負責:肝纖維化掃瞄,能夠以數字顯示肝臟硬度,準確反映肝纖維化程度達九成,檢查過程無創無痛,即時得知結果,相當便利快捷。用於檢查脂肪肝時,肝纖維化掃瞄也比較敏銳,輕微的脂肪肝[2],亦無所遁形。
驗出脂肪肝,怎麼辦?還是一句老話:對症才能下藥。要因應脂肪肝的類型,肝臟受損程度和其他身體情況,安排適當的治療。第一步,可以直接向專科醫生求診,或先察看肝臟受傷情況,以及血脂、血壓、血糖等指標,看有沒有同時患上代謝疾病吧。
註釋:
[1] 衞生署健康調查,香港年齡介乎15至84歲人士中,約五成屬超重或肥胖。https://www.news.gov.hk/tc/categories/health/html/2017/11/20171127_170209.shtml
[2] 肝纖維化掃瞄能診斷脂肪含量10%以上的肝臟,與之相較,超聲波檢查是33%以上。
校閱:黃煒燊教授
日期:2018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