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驗血正常仍藏肝硬化危機:黎梓滔教授再獲傑出研究論文獎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專業健康資訊|擺脫腸胃肝病

乙肝驗血正常仍藏肝硬化危機:黎梓滔教授再獲傑出研究論文獎

乙肝驗血正常仍藏肝硬化危機:黎梓滔教授再獲傑出研究論文獎

本中心黎梓滔教授繼去年再獲香港內科醫學院(Hong Kong College of Physicians)青年研究員傑出研究論文獎項(Distinguished Research Paper Award for Young Investigators 2025)!

黎教授的獲獎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灰色地帶」(indeterminate phase,較正規的翻譯為「不確定期」),指引醫生協助患者避免惡化為嚴重肝病。

詳見:〈研究證乙肝驗血正常不能排除肝硬化:中年漢更應定期驗肝〉

所謂「灰色地帶」,是指患者的驗血指標,例如乙肝病毒量或肝酵素雖未有嚴重異常,但在正常範圍內稍為偏高(俗稱「責界」)。黎教授及研究團隊分析了超過一百項國際研究、共三萬多名乙肝患者的數據,顯示這類患者仍有較顯著的肝硬化及肝癌風險。更有近40%的病人診斷時已有顯著的肝纖維化,其中7.2%已屆肝硬化。

研究同時發現,已開始持續服藥,治療乙肝的患者,肝癌發病率較低,揭示「灰色地帶」患者及早服藥,或有助降低疾病惡化的風險。黎教授指出,醫生在評估乙肝患者時,除驗血指標外,應更全面考慮肝纖維化程度、血小板指數、年齡及是否帶有e抗原(HBeAg)等因素,判斷何時開始服藥治療。

藉此機會,我們再次提醒市民:乙型肝炎是需要長期關注的慢性疾病。定期驗肝、遵循醫囑、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避免飲酒及維持適量運動,均有助減低肝病惡化風險。

恭賀黎教授再次獲獎,本中心也將繼續致力推動醫學研究與健康教育,幫助市民維持肝臟健康。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