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酒不沾的脂肪肝高危族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專業健康資訊|擺脫腸胃肝病

滴酒不沾的脂肪肝高危族

滴酒不沾的脂肪肝高危族

從不好杯中物,除了喜慶場合外,平日都是滴酒不沾,又怎會想到,肥胖,竟然會惹來一場肝病,甚至終日害怕會受到肝硬化、肝癌的威脅?

42歲的蔡先生,經常感到身體疲倦,於是便去求醫,想不到檢驗結果竟然是肝功能不正常,肝酵素水平亦高達200度(正常水平為50度或以下)。「那時候,政府常常呼籲市民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而我平時很喜歡吃生蠔,所以當時還以為自己患了乙型肝炎(註:吃生蠔感染的應是甲型肝炎,詳見〈一「針」見血:分清甲肝和乙肝〉)。」

然而,血液化驗否定了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可能性,超聲波檢查卻發現了脂肪肝的症狀。其後再透過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利用針刺入蔡先生的肝臟抽取肝組織化驗,證實他的肝細胞積聚了過多脂肪,同時亦有發炎及肝纖維化的情況。從來不好喝酒的蔡先生,為何竟會患上脂肪肝?

死亡率比常人高兩倍

「因為平日都沒注意飲食,又不做運動,那時我很胖。」發現患上脂肪肝的同時,蔡先生亦被驗出患上糖尿病。經醫生診斷,了解蔡先生的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後,證實他的脂肪肝屬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並非源於喝酒,真正的主謀竟是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肝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本中心)黃煒燊教授解釋,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基於日常飲食不健康,吃太多高脂食物,以致肝細飽積聚過多脂肪而慢慢受損,形成肝纖維化。有研究顯示,香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確診後六年後再度檢查時,一半人的肝纖維化惡化了;而當肝纖維化愈來愈嚴重,就會演變成肝硬化,個別病例甚至惡化成肝癌。另一方面,非酒精性脂肪肝亦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病如中風或心臟病等風險,其中25%患者會死於心臟病,13%死於肝臟併發症,死亡率比常人高出兩倍。

黃煒燊醫生接受訪問,講解脂肪肝成因及相關併發症。

黃醫生補充,非酒精性脂肪肝與代謝綜合症息息相關。就如蔡先生,體重達87公斤,屬於過胖,並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是代謝綜合症的一種,其他代謝綜合症還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膽固醇等。在富裕的香港,這類疾病非常普遍。

黃醫生指出:「香港有七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同時患上代謝綜合症,而超過三成更像蔡先生一樣,在驗出脂肪肝同時,也驗出糖尿病。糖尿病令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機會增加50倍,並會引致肝病惡化。」

改善生活習慣見成效

「經醫生解釋後,我明白這個病如果不好好治理,後果可以很嚴重。當時我非常擔心,因為我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如果病情惡化,一家人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蔡先生於是聽從醫生及營養師的建議,希望能夠改善脂肪肝、糖尿病及過胖的情況。「最初我決定以跑步減肥,不過那時沒太大恆心,遇上下雨天或是天氣冷時,就會找藉口讓自己疏懶。加上我沒有努力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所以效果不太好。」直至一年前,蔡先生始立下決心,每個星期到健身室四天,每次運動一個半小時,希望能回復昔日健康。

蔡先生努力過後,體重由兩年多前87公斤,減至現在83公斤,肝酵素亦降至28,屬於正常水平,而血糖指數也回復正常。本年二月初,醫生為蔡先生再作肝穿刺活組織檢查,發現肝細胞的脂肪量降至極低,發炎及纖維化的情況更完全消失。

及早發現病情治癒率高

「知道病癒當然很高興,但也不可以鬆懈,我依然堅持每星期運動四天。」蔡先生說。的確,要治好疾病,恆心和決心都是很重要的,醫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是這樣,病人決心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並多做運動,效果一定遠比單純的藥物治療佳。

及早發現,在病況尚未惡化前得到治療,也是蔡先生回復健康的關鍵。黃醫生指出:「很多患者確診時,已同時出現不少併發症,治療過程非常困難,原因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及代謝綜合症初期都沒有明顯病徵,所以,若能定期作身體檢查,便可及早發現病情,盡快治療。另外,患上代謝綜合症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患者,都是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族,故應同時透過血液檢驗肝功能,或以超聲波檢查是否有脂肪肝的跡象。」

黃醫生所屬的本中心,正為一眾高危族提供肝臟檢查服務,更希望教育大眾有關肝病的正確預防方法,以減少肝病個案。

蔡先生的經歷,亦為家人帶來正面影響:「我太太本身亦很肥胖,雖然她還沒有開始運動的好習慣,但飲食方面,我們都漸漸改變過來。以前常常吃的梅菜扣肉和臘腸已甚少吃了,『吃雞不吃皮』、『奶茶少甜』更是必守的規矩。」問蔡先生怎能「忍到口」,他笑說:「習慣就可以了。」

大病一場,令他領略到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連帶家人亦有所改變。的而且確,有甚麼比一家人都健健康康更寶貴呢?

更多文章,了解酒和脂肪肝:
1. 若真要喝酒,有沒有適量?
2. 滴酒不沾,飲汽水能免於脂肪肝嗎?
3. 代謝綜合症併發脂肪肝。

校閱:陳力元教授
日期:2017年7月17日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