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症狀難察覺,預防全賴健康生活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

胰臟癌症狀難察覺,預防全賴健康生活

胰臟癌症狀難察覺,預防全賴健康生活

胰臟癌不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但卻高踞癌症死因第五位,顯示患病人數不算多,卻非常致命。在台灣,甚至俗稱為「癌症之王」。其實,胰臟癌的可怕之處,在於症狀不明顯、難以檢驗,發現時通常已到晚期。

胰臟癌致命原因1:胰臟位置隱蔽

胰臟生病所以難以發現,主要源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它絕大部份「躲藏」在胃後面,有幾條主要血管在附近環繞。

胰臟位置

胰臟位於後腹部,對影像檢查而言,肯定是個障礙。我們一般會用腹部超聲波初步視察消化器官的結構狀況,然而,某些胰臟部分常被腸胃擋住,超聲波有可能無法視察,需要電腦掃瞄或磁力共振才能察看胰臟,但它們準備過程較繁複,例如電腦掃瞄須要使用顯影劑,我們絕少在普通身體檢查特地偵察,令胰臟癌難以及早發現。

另外,胰臟臨近主要血管、淋巴線,神經分佈密集,相對令癌細胞容易擴散轉移,惡化較快。胰臟癌更對放射治療和化療反應率低,讓治療更加困難。

胰臟癌致命原因2:難以憑症狀察覺

說胰臟癌的症狀不明顯,難以察覺,原因有兩個:

  1. 胰臟癌在最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2. 到出現較明顯的症狀,指引性也不強,難以確定胰臟癌。

胰臟癌較明顯的症狀包括上腹疼痛,典型的痛感會牽扯到背部,再加上如食慾不振、噁心、腹脹等現象。然而,這些症狀都不是胰臟癌所獨有,比如有腎石、膽石也可能會發生牽扯到背部的痛楚,何況腹痛部位相當難細緻區分,斷續偶發的腹痛容易讓患者誤以為是腸胃生病,但胃鏡檢查和上腹部超聲波也未能找到病灶,因而錯過及早治療的時間。

若未能及時處理,胰臟癌會出現更多症狀,例如更頻繁的腹痛、油性糞便、體重驟降、新發糖尿病和黃疸,然而,症狀愈多愈明顯,通常也代表病情愈嚴重。

那我們要如何預防胰臟癌呢?

胰臟癌很難偵察,不如預防,降低患病風險。哪類人士容易患上胰臟癌?它的風險因素,有些可以改變,有些不能。

不可改變的因素:

  • 年長人士較易患胰臟癌,唯近年胰臟癌有年輕化趨勢。
  • 男性風險較高。
  • 有家族胰臟癌病史(可能是遺傳性胰臟癌或有基因變異)。
  • 慢性胰臟炎(患癌風險會高8倍)。
    (編按:若希望詳細了解慢性胰臟炎,可見陳婷婷醫生〈經常脹氣「胃痛」,可能是胰臟發炎〉

 
可以改變的因素:

  • 吸煙,患上胰臟癌的風險約高2至3倍。
  • 飲酒。
  • 糖尿病。
  • 超重。
  • 飲食習慣不良,進食動物性油脂過多,蔬果不足。
  • 長期接觸化學品如殺蟲劑。

我們不難看出,讓人容易患上胰臟癌的原因,相當一部分原於不良生活習慣,另一個佐證是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墨爾本大學發表聯合研究,分析胰臟癌的全球趨勢,發現胰臟癌在已發展國家更常見,不良生活習慣及代謝疾病高危因素越普遍的國家,胰臟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亦較高[1]

胰臟癌雖然難以憑症狀和一般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幸而,它並不是普遍的疾病。我們要預防胰臟癌,最重要是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均衡飲食、遠離煙酒,不止對胰臟,對整個身體也大有禆益呢。

注釋:
[1] Huang J, Lok V, Ngai CH, et al. Worldwide Burden of, Risk Factors for, and Trends in Pancreatic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2021;160(3):744-754. doi:10.1053/j.gastro.2020.10.007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