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哮喘藥物,令乙肝患者「傷肝」?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

風濕哮喘藥物,令乙肝患者「傷肝」?

風濕哮喘藥物,令乙肝患者「傷肝」?

時至今日,慢性乙型肝炎仍然不能徹底治癒,大多數患者需要定期驗肝,視乎情況開始長期服藥抑制病毒。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在護理慢性乙肝期間,同時患上哪些其他疾病,或服用甚麼藥物會激發乙肝病情。

本中心參與的兩項研究,分析香港本地的數據,分別發現高劑量的皮質類固醇「潑尼松龍」(Prednisolone),或CD20anti-CD20)類型的生物製劑,會令乙肝患者的ALT肝酵素升高,反映肝炎發作,肝臟受損。

高劑量類固醇及生物製劑或激發乙肝

本中心曾分析85763名在2001 至 2004 年接受皮質類固醇「潑尼松龍」治療的患者的數據,發現治療後一年內,乙肝患者引發肝炎的風險明顯高於非乙肝患者(7.8%比4.2%),尤其當每日使用較高劑量,即40毫克以上,即使療程少於7天,肝炎發作的機率將明顯更高。

另一項研究則分析2000至2019年曾接受生物製劑治療三個月或以上的患者,在治療後 5 年內,血液內的ALT肝酵素升高至大於80 IU/L,即倍於正常數值。結果發現,曾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士,接受抗CD20類型生物製劑治療,肝酵素飆升的比例明顯更高,其他類型生物製劑的影響則較不顯著,但仍待進一步研究確認。

甚麼時候會用皮質類固醇和生物製劑?

既然我們知道皮質類固醇「潑尼松龍」(Prednisolone)和抗CD20類型的生物製劑較常令乙肝患者「傷肝」,那在甚麼時候會用到這兩款藥物呢?

簡單來說,這兩款藥物的常用於壓抑免疫系統,從而改善因免疫系統過敏而產生的炎症發應、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麥詠欣教授曾在「閱肝」撰文,治療炎症性腸病(IBD)有機會動用類固醇和生物製劑。潑尼松龍還會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過敏性哮喘等;抗CD20類型生物製劑則主治血液學和風濕病學[1]的疾病,例如紅斑狼瘡症、淋巴瘤之類。

那如果乙肝患者真的患上上述疾病,該怎麼辦呢?也不用太過擔心,我們可以因應情況減少劑量、採用或並用其他治療方法,例如當要動用CD20類生物製劑,患者必須先開始服用乙肝藥物,以先行抑制乙肝病毒。如果仍不放心,求診時多提醒醫生一句你有乙肝,讓醫生更在意你的病歷,調整治療策略吧。

校閱:麥詠欣教授
日期:2023年3月3日

來源研究:
1. Wong GL, Yuen BW, Chan HL, et al. Impact of dose and duration of corticosteroid on the risk of hepatitis fla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Int. 2019;39(2):271-279. doi:10.1111/liv.13953
2. Ho JCL, Mak JWY, Yip TCF, et al. Risk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flare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hepatitis B virus exposure on biological modifier therapie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Dec 14]. Liver Int. 2022;10.1111/liv.15499. doi:10.1111/liv.15499

註釋:
[1] 風濕病學(rheumatology)是指研究免疫系統失調,影響骨骼或軟組織的西醫專科,和中醫的「風濕」不盡相同。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