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肝硬化 醫生有四招 | 香港中文大學-閱肝|專業健康資訊|擺脫腸胃肝病

處理肝硬化 醫生有四招

處理肝硬化 醫生有四招

肝硬化一般被視為嚴重肝病,表示肝臟纖維組織過多,阻礙它正常運作。然而,準確一點來說,肝硬化其實是各種慢性肝病惡化後的一個階段,本身也有早晚期之別,早晚期的分野,在於肝功能有沒有失衡,以及有沒有出現併發症,例如食道靜脈曲張。

治療早期肝硬化,只要針對病源,便有望阻止它繼續惡化,避免肝癌,甚至可以逆轉肝硬化,纖維組織減少,令肝臟「回春」

醫生會如何治療肝硬化患者?有四件事是常做的:

  • 測量肝臟受損程度
  • 治療病源
  • 篩查肝癌
  • 篩查食道靜脈曲張

1. 測量肝臟受損程度

知道肝硬化有多嚴重,才能對症下藥。較傳統的檢測方法,是穿刺肝臟,直接抽取活組織檢查。較新、較便利的方法,是以肝纖維化掃瞄量度肝硬度,無創無痛之餘,推算肝臟傷情也相當準確。下文將會提及,肝纖維化掃瞄亦是篩查食道靜脈曲張的方法。

檢驗肝纖維化方法, 肝纖維化掃瞄

2. 治療病源

很多慢性肝病,都會導致肝硬化。醫生會追本溯源,治療肝臟硬化的病因:

導致肝硬化的肝病

病因

治療對策

慢性乙肝感染

乙肝病毒

處方藥物

慢性丙肝感染

丙肝病毒

處方藥物

酒精性肝病

酗酒

戒酒

非酒精性肝病

營養過剩,體重增加致「三高」

控制體重

3. 篩查肝癌

肝硬化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很高,所以,醫生會替他們進行肝癌普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普查項目包括每半年一次抽血化驗「甲胎蛋白」水平,以及肝臟超聲波檢查。

4. 食道靜脈曲張

受肝硬化影響,原本流進肝臟的血液可能迫入食道靜脈,造成靜脈膨脹,稱為食道靜脈曲張。雖然它本身沒有症狀,不會令患者不適,卻可能令血管破裂而大量出血,且可致命。

診斷靜脈曲張的傳統方法,是胃鏡檢查。一般每2至3年檢查一次;若已出現肝臟「失代償」的地步(表示肝臟已失去應有的功能),則每年檢查一次。

胃鏡檢查能夠直接觀察患者有沒有食道靜脈曲張,但其方法是將一條可彎曲的管狀內窺鏡,直接探入患者食道約15分鐘,雖然沒有痛楚,但有異物從口腔伸進體內,畢竟不是舒適的體驗。較新的替代方法,是肝纖維化掃瞄,患者只要躺在床上,由醫護人員拿著儀器探頭在腹部掃瞄即可。研究發現,當肝纖維化掃瞄顯示肝臟硬度在20度以下,加上血小板水平正常,出現食道靜脈曲張的機會較低。所以,肝纖維化掃瞄和血小板水平,逐漸成為檢查食道靜脈曲張第一線方法,若上述兩個指標均不正常,再施行胃鏡檢查也未晚。

參考資料:
de Franchis R; Baveno VI Faculty. Expanding consensus in portal hypertension: Report of the Baveno VI Consensus Workshop: Stratifying risk and individualizing care for portal hypertension. J Hepatol 2015;63:743-52.

校閱:黃煒燊教授
日期:2018年7月26日

訂閱通訊

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